今天是:

工作动态

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闻报道 - 正文

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题培训暨第二十四期临床教学师资培训班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5-07-07

为全面推进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切实提升临床教学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7月2日,由广州医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与研究中心主办、第二临床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与研究分中心承办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题培训暨第二十四期临床教学师资培训班”在番禺校区学术交流中心顺利举行。学校曾颖如书记、李建华副校长、校本部相关学院、各附属医院及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院长、教学科负责人、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等共计250余人参与线下培训,另有多家单位组织教师通过线上直播同步学习。

培训班合影

曾书记出席培训班

理论引领:锚定认证方向,把握前沿趋势

学校李建华副校长主持开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她指出,2026年,我校将迎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这是对我校临床医学教育质量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推动医学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契机。希望全体参训人员深刻领会专业认证的重要意义,狠抓日常教学工作落实,深化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协同合作,形成校院协同、医教协同的育人合力,共同破解医学教育改革中的难题,推动我校医学教育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李建华副校长讲话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临床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教授以“医学教育的改革理念与发展趋势”为题作首场专题报告。他以高屋建瓴的视角,系统梳理了医学教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国际化、智能化发展的演变脉络,从医学教育的四代演变切入,提出了构建未来学习中心的创新构想,深入剖析了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深入解读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内涵与标准,让参训教师深入了解了当前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准确把握认证标准和要求。

王维民教授授课

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主任赵淦森教授以“人工智能赋能医学未来:临床应用创新与技术前沿探索”为题展开分享。赵教授围绕人工智能的本质与发展,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出现所带来的变革与争议、人工智能背后的变革逻辑、常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如何与AI协同、AI日常应用、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等内容,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生动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让参训教师看到了人工智能在辅助临床诊断、优化治疗方案、推动医学科研等方面展现出的巨大潜力,为其在今后的临床教学和实践中,如何引入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赵淦森教授授课

林爱华副主任主持

实践赋能:聚焦临床教学,提升带教能力

下午,参训教师在医学模拟中心分六组参与“病例讨论”“教学查房”“教学设计”三大主题工作坊的轮转学习。在“教学设计”工作坊中,张实老师以"问题导向"贯穿全流程,对学情分析、导入、讲授、重难点解决、作业安排、资源准备进行了全面解读;谢婷婷老师则重点从学情分析、学习目标、课程导入及教学设计讲述了如何设计好一堂课。在“教学查房”工作坊中,张娜老师从教学查房的目的、基本要求、准备、实施步骤、常见问题,总结出了“三时三步”的教学查房模式;李健新老师则结合实际案例,以航海的备航、操帆、锚泊、航海须知对比教学查房的准备阶段、实施过程、实践分享与反思、注意点。在“病例讨论”工作坊中,周洁琼老师从三个阶段对如何组织与实施教学病例讨论进行全流程讲解,还对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强调。裴静娴老师则从教师及学生的角度讲解了具体的实施流程,并结合实际的案例设计进行分享。在导师们的引领下,各工作坊现场互动频繁、研讨热烈,教师们纷纷表示工作坊实操指导针对性强,解决了日常临床教学中的许多困惑。

张实老师开展“教学设计”工作坊

谢婷婷老师开展“教学设计”工作坊

张娜老师开展“教学查房”工作坊

李健新老师开展“教学查房”工作坊

周洁琼老师开展“病例讨论”工作坊

裴静娴老师开展“病例讨论”工作坊

教研结合:强化教学研究,夯实教学根基

教务处张辉副处长以“从立项到结题:教研教改项目申报指南及过程管理要点解析”为题,结合多年教研项目管理经验,系统解读了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类型、如何做好选题申报、项目实施流程与管理要求及常见问题与建议,为教研项目开展提供了“全流程操作指南”。

张辉副处长授课

随后,第二临床学院江慧琳教授围绕“如何做好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展开专题报告。江教授结合急诊医学教研室建设实际,分享了如何建设好基层教学组织及打造一流课程,为基层教学组织规范化、常态化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为教学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江慧琳教授授课

聚力提质:深化教学改革,共绘教育新篇

最后,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与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松青作总结讲话。她指出,本次培训既有宏观引领,也有微观指导,充分体现了本次培训聚焦认证、立足实践、赋能教学的初衷。临床教学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而参训的老师正是推动临床教学改革的核心力量。希望参训老师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将今天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动力,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积极参与教研教改项目,在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中主动作为,真正成为临床教学改革的践行者和引领者。

许松青副主任讲话